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用人单位拖欠职工工资,并在用人单位内切断电力供应,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受到处罚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建议劳动者通过以下方式向用人单位合法索要工资:
1、与用人单位协商支付工资,签订和解协议;
2、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责令限期支付;职工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补足差额;逾期不缴纳的,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应缴金额50%以上的追加赔偿金标准低于100的,给予工人工资;
3、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者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4、询问向工会求助,工会会代表工人出面求助。用人单位应当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
5、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纠纷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依法解除劳动合同ute 将自动终止。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请求;
六、用人单位直接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的,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请求。异议;
七、劳动者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无论是否最终裁决,应当自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收到仲裁裁决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提出申请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申请调解;调解不成,一方请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配给。任何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您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和国家规定足额、及时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按照规定发出支付令。与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一)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提出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本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本法第四十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的终止;
(四)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 (五))除非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维持或者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定期劳动合同应当依照本款规定终止。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金: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支付差额;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支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追加赔偿:
( 1)未按照劳动合同或者国家规定足额、按时支付劳动报酬的;
(二)支付劳动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三)安排加班而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社会组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侵犯职工劳动权利的,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社会团体协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改正;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拒绝改正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会可以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一)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的;
(二)不予处理的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三)随意延长工作时间;
(四)侵犯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权益;
>
(5)其他严重**行为侵害雇员劳动权利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