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商盾 律师事务所
擅长:医疗纠纷,刑事案件,合同纠纷,劳资纠纷,行政纠纷。
是否可以,要看租赁合同是否到期。租赁合同期限内发生房屋租赁纠纷,出租人断水断电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但是,如果租赁期限到期,此时是合法的。
在租赁合同纠纷中,出租人断水断电是否合法,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租赁合同到期,出租人明确表示不愿意续租,承租人无故拖延归还房屋,出租人断水断电是合法的。但在租赁期内,出租人有义务向承租人提供能够正常使用的房屋。出租人无正当理由断水断电是违法的。
租赁合同是一种合同。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获利,承租人支付租金。承租人无正当理由不支付或者逾期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可见,在合同关系中,出租人交付租赁物,承租人支付租金,是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如果承租人无正当理由不支付或者拖延支付租金,出租人将无法实现合同目的,严重损害出租人的利益。因此,法律赋予出租人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权利。
合同关系当事人在不违反我国法律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经协商一致,可以自由设定权利义务。当事人在租赁合同中明确约定:未按约定支付租金的,出租人有权采取断水、断电或者其他设施的方式催促承租人支付租金。该规定不违反我国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有效。合同。出租人断水、断电或其他设施的方式看似侵权,但实际上是经过承租人事先同意和授权的。因此,给承租人造成的损失,承租人不承担责任。 。公民、法人侵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或者因过错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责任。如果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该人应当承担责任的,就应当承担责任。在我国侵权法领域,公民、法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基本原则是过错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原则公平仅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使用。出租人按照合同规定断水、断电或者其他设施,给承租人造成损失。显然,无过错原则和公平原则并不适用。出租人没有过错,无需对承租人的损失承担民事责任。 。
实践中,出租人行使解除权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出租人直接通知承租人解除合同。该通知一经到达承租人,即具有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如果承租人对此有异议,可以起诉要求确认解除合同无效;其次,您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
出租人通知承租人解除合同,主要有两种通知方式:一是承租人改变房屋主体及承重结构。未经出租人同意,擅自修建或者扩建建筑物的,承租人通知承租人必须在一定期限内恢复原状,承租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原状的,出租人应当通知承租人终止合同;其次,出租人应当向承租人发出通知,要求承租人在一定期限内恢复原状。它还规定,如果在此期限内未恢复原状,合同将自动终止。
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租人与承租人签订了房屋租赁合同,双方都应当按照租赁合同履行各自的义务,比如将房屋出租给承租人,将房屋交付给承租人,但如果发生纠纷,一定要及时处理。